气温回暖,春天来了~
不过,随着春天来临,春天的高发疾病也来了,流感、手足口病、过敏……你做好防护措施了吗?
别急,小编为您奉上防控指南,速速查收哦~
①流行性感冒
春季是流感高发季,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,一旦岀现不明原因发高烧38度以上、咳嗽、嗓子疼、头疼、全身酸疼、关节疼,一定要马上去医院,不要扛着。
这样预防
a.接种疫苗——这是防治流感最直接有效的手段,最好在流感高峰之前。
b.勤洗手。切忌简单地用水冲,应用香皂好好揉搓后再冲洗
c.开窗通风。开窗通风是最简单的居室消毒方法。上午9—11时或下午2—4时,开窗10—20分钟。
②春季过敏
春天风大天干,空气中粉尘含量高,花粉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吹散到空气中,过敏体质的人很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。
这样预防
a.出门戴口罩。有过敏体质的人应尽量少赏花,外出戴口罩、墨镜等,以减少接触花粉的机会。
b.玉屏风散防过敏。中医认为过敏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反应出现问题,玉屏风散—能增强机体免疫力。只需黄芪、白术、防风三种药材,在药店磨成粉,按2∶2∶1的比例分别取三味药代茶饮,可作为一种调养茶长期饮用。
③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易发于1岁到4岁的宝宝,典型症状是发热、咽痛、流涕、咳嗽、食欲不振等。一般发热1-2天后在患儿的口腔、手、足、臀部会出现米粒或黄豆样的斑丘疹或疱疹,不痛不痒,不结痂不结疤。
这样预防
a.勤消毒,勤洗手。不要让儿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。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。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。
b.接种疫苗。6月龄~5岁儿童,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手足口病。
④红眼病
春天肝气旺盛,波动较大,因此眼病患者也多了起来,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红眼病。
红眼病发生时有两个明显的特征:若是细菌性感染导致的红眼病,眼分泌物多呈黏脓状;若是病毒感染引发的红眼病,眼分泌物多呈水状。
这样预防
a.注意卫生和隔离。不要与红眼病患者共用毛巾、脸盆等清洁用具。多用流水洗脸。
b.喝点菊花茶。取菊花(最好选黄菊)2克、栀子2克、决明子2克,泡水即可。在红眼病流行的时候,常喝这道茶有预防作用。
⑤春季皮炎
春天柳絮飞扬,加上春季风大,空气湿度小,痒痒也跟着向各位“报到”,春季皮炎也容易发作。主要表现为脱屑、瘙痒、干疼等症状,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等,还有些女性表现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。
这样预防
a.注意饮食。少吃容易造成皮肤过敏的虾蟹等,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和水果。
b.别用劣质化妆品。换化妆品、护肤品先在胳膊上试试是否过敏。洗澡别太勤,尤其干性皮肤者,还要戒烟酒。
c.做好防晒。避免直接暴晒于太阳下,最好戴帽子或围丝巾。出门最好戴口罩,以免柳絮接触脸部皮肤,引起瘙痒。
⑥肛肠疾病
肛肠疾病以春季发病为多。寒冷季节,人的毛孔处于闭合状态,阳气闭存于体内,加上人们习惯冬季进补,饮食又以烧烤、涮品为多,致使肠胃内热蕴积。至春季,阳气外发,积热涌动下注肛肠,易发生大便秘结。
这样预防
a.早晨起来喝杯白开水。秋冬季节,人们吃得好、穿得厚、住得暖、活动少,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,常出现上火症状,这时喝点凉白开有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。
b.少吃辛辣及热性食品。多吃些白菜、春笋、韭菜等润肠通便的食物。
c.多活动。春季气温回暖,不要久坐在室内,出去散散步、打打球,让肠道蠕动起来~
⑦精神疾病
从寒冷的冬季转变为温暖的春季,气温变化急骤,会引起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及生理、生化状态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,进而诱发精神疾病的发生。
这样预防
a.太阳底下晒晒背。背部适度温暖有利于体内阳气生发,可预防疾病,还有助于心情愉悦,预防抑郁。上午10时前、下午3时后这两个时间段晒太阳,把背晒热、晒舒服。
b.相约三五好友踏踏青。春季阳光明媚,百草回春,景色也与冬天大不一样,遇到不顺心的事,不妨去大自然里走走,释放心绪。
赶紧收藏吧~~
(综合人民网、健康时报、千龙网等)
请输入验证码